History 山,醫,卜,星,相等五術 源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高典籍《易經》. 《易經》是我國一部最古老的智慧經典,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,同時也是一部現實生活的指導書, 是古代是帝王之學,政治家、軍事家、商家的必修之術. 《易經》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,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。它的中心思想,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對立統一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。 《周易》,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,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。廣義的《周易》包括《易經》和《易傳》。由於《易經》成書很早,大約在西周時期,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,《易經》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,因此春秋戰國時代的人撰寫了《十翼》,又稱為《易傳》,以解讀《易經》。 河圖洛書真河圖考究伏羲氏先天八卦(上古)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八卦 繫辭傳曰: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 說卦傳曰: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相薄,水火不相射。八卦相錯,數往者順,知來者逆。 演化六十四別卦(中古)三易本一體, 一脈相傳, 以心傳心
1993年3月,湖北省江陵縣荊州鎮郢北村(現荊州市郢城鎮郢北村)王家台十五號秦墓出土了一批竹簡,其中就有《歸藏》!2000年8月,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簡帛研討會——「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」上,荊州市博物館王明欽先生發表了《王家台秦墓竹簡概述》一文,披露了《歸藏》的部分原始釋文。
註
周易(文王後天八卦, 卦爻辭)
維基文庫-周易, http://zh.wikisource.org/zh-hant/周易 近古時期(西元前2500年到今)十翼/易傳(孔子師徒/儒家)鳳凰 到了孔子時,經孔子以儒家理念解註後,易經就開始變成一部有關哲學的書了。 周朝末期〈即是春秋和戰國〉,孔子成為易學史上第一個,對易經內容解注的人。他的解注叫「十翼」,正確點說叫「易傳」,不過最諷刺的是,這部十翼,後來又經過無數人來「註解」。
漢 漢朝,因為漢朝人是非常崇尚陰陽五行,他們視「平衡」為世間最自然不過的事情。於是「平衡」思想滲透到生活所有角落,當然,易經更不能例外,漢朝人在易卜的基礎上,加入了陰陽五行觀念,其中代表有京房氏。 太極圖 - 宋 周茂叔皇極經世 - 宋 邵雍 字康節宋明兩代是一個易學重要的時代,因為這時出現了兩位很突出的人物─邵 雍〈邵康節〉,他一改傳統易卜占卦的方法,提出了以「萬物類象」,「由象生卦」的「梅花心易」,與傳統的「由卦生象」〈即是先產生卦,再從卦看現象〉完全相反的占卜方法,形成了別開生面的局面。 道生一,一為太極;一生二,二為兩儀; 二生四,四為四象;四生八,八為八卦; 八卦生六十四,六十四具而後天地之數備焉。 天地萬物莫不以一為本原, 於一而演之以萬,窮天下之數而復歸於一。 - 皇極經世 摘 周義本義 - 朱熹開啟宋、明“理(哲)”學的先河。使易經發展成一套以達致「內省」的心靈哲學倫理系統。 乾三連, 兌上闕, 離中虛, 震仰盂, 巽下短, 坎中滿, 艮覆碗, 坤六斷. 以八卦中「乾坎艮震」為陽四宮;「巽離坤兌」為陰四宮。 宋朝朱熹說,「敬業」就是「專心致志以事其業」.... |
00.研易貴在心悟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