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易》以象、辞含义理,以阴阳变易显示自然界和人世问万事万物的要义,精心体味其中“三昧”,让思维从事物表层深入到事物的本质,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。《周易》为群经之首,是中国经学高深的一门学问,也是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。《周易原旨易源奥义》为元人解《易》著作之一,其学本于程颐,常就卦体解释卦义,重点在阐释义理,有不少人生体验,文字简明,便于初学。 保巴少好学,精易理。著作有《易源奥义》 1卷、《周易原旨》6卷、《系辞》2卷,统名《易体用》,《周易尚占》 3卷(已佚),此外,尚有《进太子笺》1 篇。清编《四库全书》时,将《系辞》并入《周易原旨》。 元哲學家,易學家。字公孟,號普庵。蒙古人。少好學,精易理。在其著《易源奧義》中創立了自己的先天圖式說。其學術思想在當時頗有影響,曾奉詔為皇太子講“易學”。著作有《易源奧義》、《周易原旨》、《系辭》,統名《易體用》、《周易尚古》(已佚),及《進太子箋》。 參考書目
|
00.研易貴在心悟 > B0.我的易學藏書閣書目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