帛書,又名繒書,是以白色絲帛為書寫材料,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,現存實物以子彈庫楚墓中出土的帛書為最早。 指一種將文字、圖象及其他特定的符號寫繪於絲織品上的書籍形式。為紙還未發明之前重要的書寫物料,尤其在中國春秋戰國至漢代有大量的帛書,出土的帛書較著名的有楚帛書、馬王堆帛書等。 馬王堆帛書馬王堆帛書(西漢)1973年於湖南長沙發現 馬王堆帛書《周易》經傳出土於1973年湖南長沙馬堆3號墓。 帛書《周易》經傳:此乃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周易經傳﹐目前雖未正式有隸本﹐但在坊間已經有流傳本﹐易傳部份包括〈繫辭〉、〈要〉、〈昭力〉、〈繆和〉、〈易之義〉、〈二三子問〉等篇。 References馬王堆漢墓帛書出土已經三十多年,帛書《周易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相繼公布,到現在也已經二十多年。帛書《周易》是在漢初時抄錄的,可以將它歸入漢初易學的範圍,帛書雖然仍以義理為主,但與人們依據傳世文獻所得知的漢初易學有相當大的差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