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RGANIZATION SEMINAR IN CHINESE ENTERPRISE 本課程的內容包括: 為何要研究華人企業、華人研究之基本概念、台資企業、中資企業、港資企業、組織行為、創業行為、企業網絡、企業繼承。
課程:華人企業組織研討 任金剛 博士
中山大學-MBA-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“華人”?!組織研究
中華文化倒底養不養高科技- 中餐館思維
- 不講工序, 紀律
- 企業老總不講程序, 不講紀律的傳統思維
- 文件記錄的可操作性很差
- 西方以工序研發及紀律制度取代大拿級的關鍵人物
- 不養高科技的傳統文化觀念
- 嚴重的創新思維誤區
- 錯誤的研發戰略與研發
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五大特點- 研發人員工資最高, 但流動率最大
- 研發人員層次高, 效率低, 科研產品少
- 科研產品問題多, 維護服務壓力大(重創新, 不重測試; 中30%, 外40%)- 立刻馬
- 研發投資多, 回收少
- 過分依賴研發人員(強調技術與人才較不強調決策與管理)
- 重視技術創新, 較不重視技術累積, 管理控制
不成文的家臣關係不養高科技文明的傳統文化觀念(二)- 失敗是成功之母
- 殺雞不用牛刀, 以少勝多, 四兩撥千斤
- 喜歡少花錢多辦事, 多花錢就沒少平; 宣傳獎勵小概率事件
- 做事沒有錯誤就叫有水平
- 要求內行領導內行
- 啟動前定性考慮個人的能力, 研發過程中充分發揮個人資源
- 追求個人的能力和作用, 而非限定在螺絲釘的預期範圍
- 相信, 祟拜奇蹟
- 崇尚精神目標
思維誤區錯誤的研發戰略與研發組織結構- 研發戰略
- 研發戰略未能統一
- 忽視研發合作
- 技術進步跨度過大
- 高風險項目
- 增加新功能, 老產品技術升級, 開發多種產品擴大現有市場, 開發新產品進入新市場
錯誤的研發戰略與研發組織結構(二)- 研發組織結構
- 層次分工不明確
- 測試與驗證投入不足
- 研發流程與階段劃分不清
- 立項 -> 設計實施 -> 工程樣機 -> 生產樣機
- 研發狀態控制管理責任認不統一
- 專案負責人, 技術部, 技術總監或總工(總工程師), 研究部, 質量部
問題與討論- 西方高科技企業當初的發展是否亦是如是此?
- 與M, MicroSoft 比較是否恰當?
- 若真是傳統文化觀念不養高科技文明, 則對多數人民具傳統文化觀念的社會就甭發展高科技?
- 傳統文化觀念是否真的不養高科技文明? 還是主事者不懂如何導引轉化傳統文化觀念, 使其有利發展高科技文明?
一個比體制轉型更鞎難的蛻變-人的轉變- 單位制和公司制度直接發生衝突的場所是跨國企業的中國公司
- 優秀的中國雇員在其中常遇到的發展瓶頸, 並不完全來自於種族天花板或性別歧視, 更多是來自於自已身上強烈而不自知的單位傾向
- 中國的城市社會是由一個單位組成的單位社會, 此種中國獨有的型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形成, 80年代後期開始鬆解, 但直到今日仍然是中國城市社會的主體型態
- 單位即使不是一種工作經驗, 也還是一種生活經驗與生活記憶
本地雇員的職業選擇問題- 在錯誤的崗位上發揮競爭優勢
- 管理層對雇員的能力判斷失誤
- 雇員對自已的能力判斷失誤
- 雇員主動選擇失誤(遷就, 糊塗, 天真)
- 不知道自已要什麼或不要什麼(得到這些是否會離自已最想要的愈遠)
- 生活所迫的職業發展(非自已想要的生活方式)
- 欲兼顧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(企業培養人, 人培養企業)
中華古籍與中國式管理根基
- 中華古藉內容的前瞻性與正確性
- 中國式管理
- 儒家思想是否利於資本主義發展 ?
華人企業研究
- 科幻:中國高薪技術企業發展戰略評判, 2006
- 走出單位:中國員工單位心態分析, 2006
- 家族或是企業?社會價值與市場原理的矛盾衝突, 2001
- 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
- 華人文化與組織行為研究力, 2006
- 中國企業管理的前沿研究
華人企業研究之基本概念
中西文化管理差異
組織行為
- 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-本土心理學, 1995
- 華人組織行為
- 家長式領導
- 差序式領導
- 德行領導
- 組織忠誠
- 整合分析
- 華人組織中的關係與社會網路
創業行為
- 家族主義, 專業主義與創業, 1998
- 香港華人家族企業個案研究, 2004
- 積體網路, 2003
企業網路
- 班底與老闆-台灣企業的組戠能力的發展, 2001
企業繼承
- 華人家族之產業繼承與經營策略, 1995
- 家族企業繼承之網路分析, 1996
- 香港華人家族企業個案研究, 1996
- 台商接班問題之突破, 2007
- 中國式繼承, 2005
台中港資企業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