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家主張”以法治國“, 最大的創舉在於打造了中央集權制的中國秦朝. 不同於儒墨道所主張的, 真正的理想世界不是在未來, 而是回到過去夏商周的大同世界, 法家不認同其主張. 維基大典, http://zh-classical.wikipedia.org/wiki/法家 法家初有三派。一曰法,商君所主。法之用在利民,明法而百姓有所從,秦用之。一曰術,申不害所主。術之用在馭下,以使其大夫,韓所用。一曰勢,慎到所主。勢之用在隆威,以威勢尊其君。終韓非合流三家,以法術勢必三者並用。其所著韓非子,始皇帝讀之,嘆相逢之晚。 法家之學,主富國強兵之策。秦用之,果列於首強,終夷滅六國而混一天下。於政也,主因時制宜,絕非復古之說。於學也,主以法為教,以吏為師, <魚氏MBA-法家三派> 天下治道不在空談,而在力行,法治人治都好,誰能大爭潮流而強國富民,誰便是正道,否則便是空談正道貽誤天下;最早的專案管理制度看來被我找到啦~戰國韓相“申不害”法家術派提出的”形名同參“ http://www.plurk.com/p/5j134s 人性本惡春秋戰國-變法魏國 李悝 - <法經> 勢, 術 二者推行易, 收效亦快 法 推行阻力最大, 收效慢, 但果最大 慎到-勢派勢法, 以君權為法治主軸 申不害-術派術治, 以督察臣下為行法要害 編年史「資治通鑑」記載:「十五年,終申子之身,國治兵強。」《韓非子》問者曰:「申不害、公孫鞅,此二家之言,孰急於國?」應之曰:「是不可程也。人不食十日,則死;大寒之隆,不衣亦死:謂之衣食孰急於人,則是不可一無也,皆養生之具也。今申不害言術,而公孫鞅為法。術者,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責實,操殺生之柄,課群臣之能者也,此人主之所執也。法者,憲令著於官府,賞罰必於民心,賞存乎慎法,而罰加乎姦令者也,此人臣之所師也。君無術則弊於上,臣無法則亂於下,此不可一無,皆帝王之具也。」 以文書方式訂立內容 |
06.<中華文化>策略與經營管理之探究 > 04.中國先秦諸子百家 >